星期六, 八月 26, 2006

冲浪者的天堂

冲浪者的天堂(一)

澳大利亚是冲浪者的天堂,我经常在悉尼南部的克罗那海滩看到许多不同年龄的冲浪爱好者在风浪中如痴如醉地滑翔,风越大浪越高,所见的高手也就越多。我也曾从东边的黄金海岸一路走到西部印度洋边的珀斯,沿途所见澳大利亚适合冲浪的海滩无数。有此自然条件,再加上澳大利亚人天生强健的体魄,澳大利亚冲浪运动自1915年从夏威夷传入悉尼,已经时尚了八十多年了。

八十多年来,冲浪在南半球这块最大的陆地上已然成为一种文化。这里不仅有各种冲浪学校,大学里专门研究冲浪运动管理的专业,各种经营冲浪用品的商店,并且还有世界著名的澳大利亚冲浪锦标赛,这项比赛自从1962年开始举办以来已经举行二十届了。可见,冲浪运动对澳大利亚人生活的影响。留学期间,我的一个同学就天天抱着冲浪板来上课,对于守规矩的东方同学来说,他未免有些夸张,然而,教授倒是一副熟视无睹的模样。既然冲浪这么吸引人,我也干脆下海去体会一下冲浪的感觉,可惜的是,我从来没有趴在冲浪板上划过海滩边的浅水区,只是无可奈何地被海浪一次次推到岸边,看来,要学会在大海的波涛上滑翔得下一番大工夫了。
最近,一篇报道说,澳大利亚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冲浪运动员?雷妮.比曲里,她是澳大利亚唯一荣获五届世界女子冲浪锦标赛冠军的运动员,她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并不富裕,一周要打三十个小时三种零工,除去这些打工的时间,她才有空在风浪中抽空练习冲浪的动作…… 看完报道,不禁生出些想法:对于一个在浪尖上挑战极限的世界冠军,生活竟如普通人一样辛劳!我深信,当她站在浪锋上一次次取得世界冠军时,支撑她的一定还有一种信念?如诗如画如歌般地。有个澳大利亚记者说“冲浪运动完全可以和文学艺术相媲美。”我想,雷妮一定是另类女文学家了,在大海浪尖上书写人生,感觉一定很酷。

澳大利亚的冲浪救生运动(二)


上个世纪初,澳大利亚也和一些亚洲国家一样保守,“男女授受不亲”,男人和女人不可以在同一时间下海游泳。1902年,有个总督重新颁布了法律,允许大家可以身着水手衫下海一起游泳,从那以后,冲浪海泳才在澳大利亚盛行开来。因为参加这项运动的人多了,危险也多,世界上第一个冲浪救生运动俱乐部于1906年在悉尼著名的邦带海滩成立了,令人惊奇的是,这个俱乐部的成立比从美国引进的冲浪板运动要早好几年。

后来随着引进的冲浪板海上滑翔运动在澳大利亚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冲浪救生运动也逐渐演变成了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并且现在每年在澳大利亚不同的地方举行比赛,参赛的选手还有来自日本,美国,南非和英国等地的,他们身材健壮,可能是与风浪搏斗的结果,肩膀和大臂上的肌肉非常发达,参赛时他们都头戴传统的泳帽,身着泳衣,泳裤,一派冲浪救生员的现场工作状态。我在电视上看过这样比赛的现场直播,看见他们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海浪中游泳比赛,男子救生滑艇,女子冲浪板和沙滩百米赛跑等等,海边风高浪急,他们一次次来回往返于海浪和沙滩间,非常勇敢和有毅力。因为这项运动实用并且很锻炼人,据说,澳大利亚许多孩子只有七岁就被父母送到一些学校去学习冲浪救生运动的知识和技巧了,目前,澳大利亚的少年冲浪救生员人数已经超过四万,他们的年龄只有13?15岁。
可贵的是,这一项在大海边能救己救人的运动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举行常规比赛,和讲究动作艺术审美的冲浪运动相比较,我觉得冲浪救生运动更强调一个人的耐力,体力和爱心,那么,如此一比较,不知怎么地,冲浪救生员在我心中的形象随之变得高大起来了。
(春城晚报体育版专栏稿)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