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八月 26, 2006

澳大利亚的自行车运动

在国内,多少有些厌倦蹬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上下班的生活,开车上下班成了都市里工薪阶层的梦想;澳大利亚的人们却把骑自行车看作是一项非常好的休闲运动健身方式,并且这项运动在澳大利亚十大体育活动项目中,位居第四,仅次于步行,游泳和健身操。

同样都是骑自行车,在澳大利亚骑自行车和在国内还有许多不同,例如,他们必须头戴“钢盔”才能上道,并且上的道不是人行道也不是自行车道,而是机动车行驶道。当初考汽车驾驶执照的时候,澳大利亚教练就反复强调,在你前面的自行车和你一样享有同等的机动车道行驶权,他的手势就是汽车的转向灯。在悉尼,上下班高峰期或者节假日周末,特别欣赏那些武装到牙齿的澳大利亚骑自行车的人们,在车流中灵巧地穿行,给人一种酷弊了的感觉。澳大利亚人就是这样,只要是自己喜欢的运动,就要弄得有声有色,就会有数不清的民间团体或者俱乐部,拿澳大利亚最大的新南威尔士洲来说,就有70多个专业的自行车运动俱乐部和4500多名经考核接受了的会员,他们年龄从11岁到70岁不等。

从国内刚过来的时候,再也看不见自行车车流了,到处是车速较快的车道,颇有些不习惯,但是,久了,发现喜爱运动的澳大利亚人其实把骑自行车看作是一项高雅的休闲运动,如同在国内许多人爱打保龄球一般;甚至,在他们看来,骑自行车比打保龄球有意思多了,因为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可以看见蓝天白云美丽的风景,还可以锻炼身体,节省工业能源保护环境,而这一切是所有室内运动所无法比拟地。

既然这样,不知道,我们在苦苦攒钱买了辆汽车,都争先恐后往机动车道上挤的时候,会不会有一天突然怀念骑自行车的时代?!
(春城晚报体育版专栏稿)

摸爬滚打话澳洲武术

澳大利亚是个人口只有两千万的移民国家,十个澳大利亚人里却有四个是移民或者新移民,徜徉在悉尼墨尔本的街头,许多不同服饰不同肤色的人擦肩而过,是风景也是风情,历来他们也以这种多元文化状态并存而自豪。

移民们为这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带来了新文化,也给它注入了新的活力。谈起朝鲜的“跆拳道”,日本的“空手道”和中国的“少林功夫”“太极拳”,许多黄头发蓝眼睛的澳大利亚人都面带崇拜之情,有的甚至参加这样的民间团体受过专门的训练。自从悉尼奥运会以后,武术比赛有可能成为2008年奥运会比赛项目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这些个东方武术运动项目也逐渐被酷爱体育运动的澳大利亚人所重视起来,例如,他们每年举行的NAS?澳大利亚全国武术明星赛,就是一个各路武术明星云集的盛会。

参加这一盛会的“武林高手”小的还不到六岁,年纪大的有五六十岁,他们来自澳大利亚七个州人数近千人,这些选手多半都是在一些武术协会或民间团体的组织下来参赛的,但要获得这一全国武术明星赛的入场券却并不容易,因为此前还必须参加过各州一轮轮的选拔积分赛,因此,在12月6日的开幕式上,看见他们举着州旗一个个昂首挺胸自豪地走进悉尼奥林匹克运动中心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毕竟,武术这一运动对于“洋人”来说,是“舶来品”,总觉得他们动作刚劲有余而柔韧不足,观看过他们比赛的东方人,都免不了要说,怎么觉得“别扭”!但是,在澳大利亚裁判的眼中,也许武术这一具有审美性质的体育运动,就需要点这样凶巴巴的劲道,于是,各门派选手配合动作节奏,纷纷给自己的套路添加了些许作料,光那“嘿”“哈”,还有类似的声响就不下十种,在偌大的体育馆里此起彼伏。“跆拳道”和“空手道”倒也罢了,但令国人称奇的是,原本以静制动,玄机深奥的中国太极拳,到了此地,为了迎合澳大利亚风味,也不得不在暗暗发劲的同时,“嘿哈”声声,让人匪夷所思的同时,又免不了平添几分理解!这就好比,都是红烧肉,但在湖南放干豆角,而到了江浙放梅菜一般,入乡随俗。

虽说可以理解诸如此类的声响动静,但是,看见他们“大杂烩”也般地把“太极拳”“少林拳”还有“跆拳道”“空手道”等等套路同台竞技时,却是怎么也不能理解的了,这些运动项目具有可比性吗?因为它们的技术动作,姿态要求水准等等都不尽相同啊,但是他们确实在一起比试,也不知道裁判根据什么样的规则给他们亮分。有个在新加坡练了七年少林拳的小伙子,一出场亮相,身手果真不凡,动作干净利索,在一片澳大利亚观众的叫好声中,人人都以为他会拿走一个奖杯,但谁料得,他却败给了几位表现平平的“空手道”,令人大跌眼睛,不禁被澳大利亚裁判弄糊涂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可以让人理解,因为说是武术比赛,实则百分之九十的参加者都是“跆拳道”和“空手道”选手,他们显然对这方面的研究做了很多,许多裁判本身就是这些运动项目的教练,估计只有少数裁判潜心研究过中国武术,并能领略其中的哲理和神韵,但大部分裁判也只是看看新鲜而已。

可见中国武术要在澳大利亚发展壮大起来确实需待时日,这也许不光是迎合他们的口味,“嘿哈”有声就算了的事情,也许,需要的是更多的优秀华人武术团体登台亮相,一浪推一浪,让他们充分认识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
感叹之余,也不由让人钦佩澳大利亚推崇东方武术的精神,显然,他们还在摸索,但也不怕磕磕碰碰,有争议,有疑问,有矛盾,有乱七八糟的许许多多声音,他们并不胆怯,如果一直在往前走,路就会变直变平,也许,一直走进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场馆呢,和中国的,世界的武术高手一起同台比试。到那时,真希望,他们和真正的中国武术面对面地对话,这一定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新想法新观念的。
(春城晚报体育版专栏稿)

摸爬滚打话澳洲武术

澳大利亚是个人口只有两千万的移民国家,十个澳大利亚人里却有四个是移民或者新移民,徜徉在悉尼墨尔本的街头,许多不同服饰不同肤色的人擦肩而过,是风景也是风情,历来他们也以这种多元文化状态并存而自豪。

移民们为这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带来了新文化,也给它注入了新的活力。谈起朝鲜的“跆拳道”,日本的“空手道”和中国的“少林功夫”“太极拳”,许多黄头发蓝眼睛的澳大利亚人都面带崇拜之情,有的甚至参加这样的民间团体受过专门的训练。自从悉尼奥运会以后,武术比赛有可能成为2008年奥运会比赛项目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因此,这些个东方武术运动项目也逐渐被酷爱体育运动的澳大利亚人所重视起来,例如,他们每年举行的NAS?澳大利亚全国武术明星赛,就是一个各路武术明星云集的盛会。

参加这一盛会的“武林高手”小的还不到六岁,年纪大的有五六十岁,他们来自澳大利亚七个州人数近千人,这些选手多半都是在一些武术协会或民间团体的组织下来参赛的,但要获得这一全国武术明星赛的入场券却并不容易,因为此前还必须参加过各州一轮轮的选拔积分赛,因此,在12月6日的开幕式上,看见他们举着州旗一个个昂首挺胸自豪地走进悉尼奥林匹克运动中心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毕竟,武术这一运动对于“洋人”来说,是“舶来品”,总觉得他们动作刚劲有余而柔韧不足,观看过他们比赛的东方人,都免不了要说,怎么觉得“别扭”!但是,在澳大利亚裁判的眼中,也许武术这一具有审美性质的体育运动,就需要点这样凶巴巴的劲道,于是,各门派选手配合动作节奏,纷纷给自己的套路添加了些许作料,光那“嘿”“哈”,还有类似的声响就不下十种,在偌大的体育馆里此起彼伏。“跆拳道”和“空手道”倒也罢了,但令国人称奇的是,原本以静制动,玄机深奥的中国太极拳,到了此地,为了迎合澳大利亚风味,也不得不在暗暗发劲的同时,“嘿哈”声声,让人匪夷所思的同时,又免不了平添几分理解!这就好比,都是红烧肉,但在湖南放干豆角,而到了江浙放梅菜一般,入乡随俗。

虽说可以理解诸如此类的声响动静,但是,看见他们“大杂烩”也般地把“太极拳”“少林拳”还有“跆拳道”“空手道”等等套路同台竞技时,却是怎么也不能理解的了,这些运动项目具有可比性吗?因为它们的技术动作,姿态要求水准等等都不尽相同啊,但是他们确实在一起比试,也不知道裁判根据什么样的规则给他们亮分。有个在新加坡练了七年少林拳的小伙子,一出场亮相,身手果真不凡,动作干净利索,在一片澳大利亚观众的叫好声中,人人都以为他会拿走一个奖杯,但谁料得,他却败给了几位表现平平的“空手道”,令人大跌眼睛,不禁被澳大利亚裁判弄糊涂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可以让人理解,因为说是武术比赛,实则百分之九十的参加者都是“跆拳道”和“空手道”选手,他们显然对这方面的研究做了很多,许多裁判本身就是这些运动项目的教练,估计只有少数裁判潜心研究过中国武术,并能领略其中的哲理和神韵,但大部分裁判也只是看看新鲜而已。

可见中国武术要在澳大利亚发展壮大起来确实需待时日,这也许不光是迎合他们的口味,“嘿哈”有声就算了的事情,也许,需要的是更多的优秀华人武术团体登台亮相,一浪推一浪,让他们充分认识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
感叹之余,也不由让人钦佩澳大利亚推崇东方武术的精神,显然,他们还在摸索,但也不怕磕磕碰碰,有争议,有疑问,有矛盾,有乱七八糟的许许多多声音,他们并不胆怯,如果一直在往前走,路就会变直变平,也许,一直走进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场馆呢,和中国的,世界的武术高手一起同台比试。到那时,真希望,他们和真正的中国武术面对面地对话,这一定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新想法新观念的。
(春城晚报体育版专栏稿)

澳大利亚鱼趣

(一)天然垂钓好去处-澳大利亚
朋友的父亲从昆明过来看她,女儿给酷爱钓鱼的父亲买了一副鱼杆一本钓鱼执照,半年时间,她父亲每天早出晚归,扛着鱼杆到附近的公园去垂钓。几个星期不见朋友,在街上偶遇,不禁夸她气色好,她笑说,“这是家父天天钓鱼,喝鱼汤喝出来的”。后来她父亲临走时,送我了一首词作,说“乔治河水,蜿蜒西来,国家公园,逶迤十里,鸟鸣桉树间,骘飞草长,水深鱼肥,垂钓绝佳去处。记鱼趣,曾刻石壁,只题《云南》二字……”让我从字里行间瞥见了这位昆明来的先生在悉尼半年垂钓生活的乐趣和感受。
确实,澳大利亚钓鱼的自然条件是很多国家和地方难以相媲美的,四面环海,气候宜人,一年四季任何时候都可以享受垂钓的乐趣,有钱的人家有游艇,周末时挂在车后就到海边去了,几个人于是就在游艇上钓鱼度过了周末;若是中产阶级也不要紧,因为这样的人在澳大利亚占绝大多数,他们尽可以邀朋引伴,花不多的钱AA制租艘大游艇在海上飘荡几天出海钓鱼,运气好的时候生手也可以钓到十多公斤重的大鱼,十多个好友在船上喝着啤酒吃着新鲜的烤海鱼,眼前是海天一色的美景,甭体有多爽!若不想出海也不要紧,注重家庭的澳大利亚人,全家老小开车到海湾边的国家公园去了,钓鱼的钓鱼,散步的散步,游泳的游泳,能钓上鱼就烧烤了吃,钓不上,就把带来的牛排鸡翅和香肠烤着吃,那些国家公园里通常都有自来水和电炉,塞进去一元两元钢蹦儿就可以把炉子点着了。
大海赋予了澳大利亚人这么多生活乐趣,垂钓和海边烧烤几乎成了他们全民休闲运动最普遍的方式了。

(二)澳大利亚垂钓面面观
小时候我也随父亲去国内的水库钓过鱼,长大了,还到澄江去钓过,可能水库和湖里的鱼不多了,从未钓上一条鱼。去年和澳大利亚朋友一起到一个内海去钓鱼,不到一个小时,就钓了五六条比巴掌还大的肥美的海鱼(Silver Bream),使用的工具却是最原始的线卷鱼钩,鱼饵也只是一只小瘦虾而已,禁不住感叹,澳大利亚的鱼怎么这么多这么笨啊。尽管鱼看不小了,遗憾的是,我还是没能吃上自己钓的鱼煲的鱼汤。原因在于,澳大利亚对娱乐性钓鱼有很多的限制,对各种鱼的尺寸重量和垂钓的季节也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前不久报纸上还报道说,有人不遵守钓一种珍贵鱼种的规定,多钓上来了几条,被海警发现,就面临近5000澳币(近三万人民币)的罚款。这么做,其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可持续发展,因此,许多人钓鱼的结果往往是,把一桶半桶,几十条鱼全部再倒回海中,只享受垂钓乐趣,而不敢贪图收获了。
而真求有所收获,一是充分了解钓鱼行情,二是技术装备是完备的。要做到这一点,也不难,老外钓鱼,他们很少考虑象国画般的“独钓寒江雪”之类的深奥意境,反而,特讲究方法和工具的使用,因此,澳大利亚有许多专业的鱼具店,里面从鱼饵到鱼钩,鱼杆,捕鱼捞鱼的网兜,应有尽有,甚至一些方便超市里都有鱼具卖。而至于钓鱼的信息,那更是信手拈来,他们的每日电讯报上专门有一版天气,海潮和鱼汛的报道,鱼汛的消息可以细致到在什么海滩有什么鱼群经过诸如此类。有段时间,电视上有个帅哥上穿西服下穿一条典型的澳洲大短裤扛着鱼杆站在被晚霞染得通红的海边播天气预报和潮汛,开始为他的潇洒着实吓了一跳,因为见惯了那种正规的天气播报形式,后来,渐渐理解,澳大利亚人的生活和大海和钓鱼是如此亲近,那么自然多了几分海的浪漫,天气播报员扮作个渔夫也就不足为奇了。当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问起一些澳大利亚朋友对钓鱼的感受,他们无一例外地,眨巴眨巴湛蓝的眼睛,陷入到一种甜美的回忆中,然后缓慢地告诉我三个词“I love fishing.”(我爱钓鱼。)
(春城晚报体育版专栏稿)

乒乓球 vs 游泳

周末和几个朋友去了一个休闲体育运动俱乐部。俱乐部是为澳大利亚退伍军人开设的,但是旁人花不到人民币100块钱,买张消费年卡也可以在里面玩。这样的俱乐部在澳洲几乎每个社区都有,只是规模各有不同。

俱乐部里有张在澳大利亚罕见的乒乓球桌,中国朋友一见到这张桌子,手就痒痒,虽说他们的水平比不上那些专业运动员,但他们一来一往还是打得有板有眼地,坐在一旁的澳大利亚人不禁流露出对这两个中国人的欣赏之色。末了,大家说,今天露脸了,得益于在国内时,学校里那种乒乓球水泥桌多,乒乓球运动比较普及,才练就这一手在人家老外面前露露,而不象澳大利亚人根本见不着那种水泥乒乓球桌,更谈不上打乒乓球了,因此他们国家才没有邓亚萍和王涛。

然而,一个朋友接着说,他们的游泳馆多啊,他们有一支高素质的国家游泳队啊。一席话,说得大家都乐了。

不过,确实如此,澳大利亚的游泳健身场所很多,社区里还有各种游泳学校,要说中国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而在澳大利亚呢,是游泳,就从娃娃抓起。每天上午十点左右许多澳大利亚年轻的母亲都载着年幼的孩子驾车到自家附近的游泳健身运动中心来了,在专门为他们开辟的游泳池里,有教练教这些呀呀学语的孩子游泳,培养他们的水性。再大一些的,就成群结队由老师带着在深水区去练习跳水和各种泳姿了。我曾到悉尼奥林匹克公园去游泳,常常为那些十岁左右孩子的泳姿而赞叹不已,什么自由泳,仰泳甚至蝶泳都很漂亮,跟这么些孩子在同一条泳道里游泳,感觉压力特大,趁人不备我常换到慢速道上去游。
真的,到了澳洲,可千万别轻言自己是游泳健将了,因为五六十岁的老太太都可能游得比你好,这如同,在国内,我也从来见过,在某大学校园一隅,一个简陋的水泥乒乓球桌边,有个黄头发蓝眼睛朋友一边打乒乓球,一边牛烘烘地说,自己是乒乓球健将了。看来,还真应了,到什么山上唱什么山歌了。
(春城晚报体育版专栏稿)

冲浪者的天堂

冲浪者的天堂(一)

澳大利亚是冲浪者的天堂,我经常在悉尼南部的克罗那海滩看到许多不同年龄的冲浪爱好者在风浪中如痴如醉地滑翔,风越大浪越高,所见的高手也就越多。我也曾从东边的黄金海岸一路走到西部印度洋边的珀斯,沿途所见澳大利亚适合冲浪的海滩无数。有此自然条件,再加上澳大利亚人天生强健的体魄,澳大利亚冲浪运动自1915年从夏威夷传入悉尼,已经时尚了八十多年了。

八十多年来,冲浪在南半球这块最大的陆地上已然成为一种文化。这里不仅有各种冲浪学校,大学里专门研究冲浪运动管理的专业,各种经营冲浪用品的商店,并且还有世界著名的澳大利亚冲浪锦标赛,这项比赛自从1962年开始举办以来已经举行二十届了。可见,冲浪运动对澳大利亚人生活的影响。留学期间,我的一个同学就天天抱着冲浪板来上课,对于守规矩的东方同学来说,他未免有些夸张,然而,教授倒是一副熟视无睹的模样。既然冲浪这么吸引人,我也干脆下海去体会一下冲浪的感觉,可惜的是,我从来没有趴在冲浪板上划过海滩边的浅水区,只是无可奈何地被海浪一次次推到岸边,看来,要学会在大海的波涛上滑翔得下一番大工夫了。
最近,一篇报道说,澳大利亚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冲浪运动员?雷妮.比曲里,她是澳大利亚唯一荣获五届世界女子冲浪锦标赛冠军的运动员,她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并不富裕,一周要打三十个小时三种零工,除去这些打工的时间,她才有空在风浪中抽空练习冲浪的动作…… 看完报道,不禁生出些想法:对于一个在浪尖上挑战极限的世界冠军,生活竟如普通人一样辛劳!我深信,当她站在浪锋上一次次取得世界冠军时,支撑她的一定还有一种信念?如诗如画如歌般地。有个澳大利亚记者说“冲浪运动完全可以和文学艺术相媲美。”我想,雷妮一定是另类女文学家了,在大海浪尖上书写人生,感觉一定很酷。

澳大利亚的冲浪救生运动(二)


上个世纪初,澳大利亚也和一些亚洲国家一样保守,“男女授受不亲”,男人和女人不可以在同一时间下海游泳。1902年,有个总督重新颁布了法律,允许大家可以身着水手衫下海一起游泳,从那以后,冲浪海泳才在澳大利亚盛行开来。因为参加这项运动的人多了,危险也多,世界上第一个冲浪救生运动俱乐部于1906年在悉尼著名的邦带海滩成立了,令人惊奇的是,这个俱乐部的成立比从美国引进的冲浪板运动要早好几年。

后来随着引进的冲浪板海上滑翔运动在澳大利亚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冲浪救生运动也逐渐演变成了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并且现在每年在澳大利亚不同的地方举行比赛,参赛的选手还有来自日本,美国,南非和英国等地的,他们身材健壮,可能是与风浪搏斗的结果,肩膀和大臂上的肌肉非常发达,参赛时他们都头戴传统的泳帽,身着泳衣,泳裤,一派冲浪救生员的现场工作状态。我在电视上看过这样比赛的现场直播,看见他们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海浪中游泳比赛,男子救生滑艇,女子冲浪板和沙滩百米赛跑等等,海边风高浪急,他们一次次来回往返于海浪和沙滩间,非常勇敢和有毅力。因为这项运动实用并且很锻炼人,据说,澳大利亚许多孩子只有七岁就被父母送到一些学校去学习冲浪救生运动的知识和技巧了,目前,澳大利亚的少年冲浪救生员人数已经超过四万,他们的年龄只有13?15岁。
可贵的是,这一项在大海边能救己救人的运动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举行常规比赛,和讲究动作艺术审美的冲浪运动相比较,我觉得冲浪救生运动更强调一个人的耐力,体力和爱心,那么,如此一比较,不知怎么地,冲浪救生员在我心中的形象随之变得高大起来了。
(春城晚报体育版专栏稿)

练瑜珈的故事

一位澳大利亚女老师,上课时,有个习惯,总象芭蕾舞演员一样把一条腿摆在桌上,我很佩服她的柔韧性。无独有偶,后来我又遇到了一位美国来的女老师,她给我们上课时,干脆一边讨论一边在地毯上压腿,她的那个柔韧更让人吃惊。终于,我沉不住气了,和一个澳大利亚同学讨论了这两个女老师的“习惯”,她说,“站着讲课太累了,她们在练瑜珈呢。”终于,有一天,我到那美国老师家做客,同学的话得到了印证,并且我还知道美国老师和她的丈夫都是高级瑜珈教练,他们业余时间教授瑜珈课,而到大学教书只是他们另一个工作而已。

凑巧的是,前不久,一个在澳大利亚悉尼老年组武术比赛中拿了太极拳冠军的朋友,前不久,失业了,但好在他有瑜珈教练的执照,于是,他和他的女朋友租了一个场馆,正式开始以教瑜珈为生,听说,生意红火。

忙里偷闲,我也练过瑜珈,次次场地爆满,更让人惊讶的是,许多人的工夫修炼得很深,其中,还有头发斑白的老人,他们劈叉,下腰丝毫不逊于年轻人。据调查,瑜珈正被澳洲中产阶层妇女喜爱,因为有人说,练习瑜珈,可以增加定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在竞争激烈的今天非常重要。
我还认识一个单亲母亲,练习瑜珈有若干年了,她说,通过瑜珈,她感受到了生活的另一种艺术,为此,前不久,她还西行去了印度,去领悟瑜珈术真正的真谛,按理说,她的水平高得也足以出书了,然而,却仍在打零工,养活自己和一个五岁的女孩。写到这,我不禁怀疑自己是否看武侠小说多了,怎么笔下一个个平常的体育爱好者都仿佛深藏不露的高人大侠一般,不过,虽然我还不能领悟到瑜珈的深奥,但是通过他们的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项体育运动练久了,不是专业运动员照样可以以此谋生,而体育运动也将会带给人高雅的精神享受。
(春城晚报体育版专栏稿)

Walking 在澳大利亚

刚到悉尼,有个华人朋友对我说,澳大利亚人太“土”了,什么时候都背个旅行包。后来在火车站,我确实发现许多白领人士果真西装革履却背个难看的旅行包去上班。有天早上,我随一金发美女下车,发现了这么一个美女的旅行包里居然装着运动鞋,运动衣还有饭盒!中午的时候,我正在一家快餐店吃饭,一扭头,又看见了她,她一改早晨的白领装扮,脚蹬运动鞋,穿着大短裤,踏着有力的步伐快步走在人来人往的街上,在她前面后面还有好多个澳大利亚人和她一样在这个午休时候从写字楼里涌到大街上快步走锻炼身体呢。至此,开始明白,他们背着大旅行袋去上班真的不是“土”,而是随身背着健身运动的装备啊。

澳大利亚人酷爱运动,据说全国有800万人注册了体育运动,这接近人口的一半,但更多的人喜欢快步走这种形式。我曾和一个近六十岁的澳大利亚老人住在一起,她每天早晨五点起床,穿着单薄出门快步走一个半小时,大冷天也不例外,到了周末,她还参加一个老人协会组织的bush walking (树丛间散步),据她说,要走11公里,有些地方很艰难。后来,我还和一个澳大利亚年轻的女孩子合住过一套公寓,她很爱靓,夏天到来之时,天不亮,她就开车到海边快步走去了,为的是有副好身材,穿泳装时在海滩上显摆。为她的精神所感动,我也不管自己熬夜做功课多么辛苦了,强撑着起床,和她一起去快步走。那时,海滩边,砂石路面上,我们一前一后,甩着手,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地走,看着太阳从海上喷薄而出,感觉特健康!那一走就是八公里,周六,我们要走16公里,不出半个月,我的脸色就红润了很多,人也变结实了。
而夕阳西下,晚饭过后,那些白天昂首快步走的澳大利亚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中。林荫道,小路边,这时,我总看见许多华人出来散步了,他们无一例外地是迈着那种“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的很悠闲很四平八稳不会出汗的步伐,有人告诉我说,老外那种 Walking是健身,而我们华人这是在养身呢。
(春城晚报体育版专栏稿)

澳大利亚的室内健身运动

健身健美操运动在澳大利亚十大体育活动项目中排名第三,固定参与人数达两百多万。留学时,我们系的旁边就有一个室内健身场馆,匆匆从它旁边走过无数次,可就无暇进去锻炼一下被功课压得酸疼的肌肉。倒是毕业以后,开车走远路,来这里健身了,价钱是学生时代的两倍,澳币8元,周末或下班下课后,许多留学生和澳大利亚的工薪层就到这来健身,买了票,一进门,热腾腾的一大屋子健身的人们,呼吸呼吸这里的空气,就让人觉得身上的热量在加倍消耗掉。

后来,多去了一些健身场馆,发现这样的由澳大利亚政府投资建设的室内体育场馆,从管理到设施都比较完善,他们不仅设有自己的网页,里面规划得也很好,划分了若干个区域,跑步区,燃烧脂肪练习区,形体再塑区,器械区,举重区,室内球类运动区等等,甚至还可以在这里请教练指导自己。许多澳大利亚年轻人酷爱骄人的身材,热衷于把肌肉练得“一块块儿”,这不乏有许多身材已经很健美的澳大利亚女性。
和游泳场馆设施一样,这样的室内健身场馆在澳大利亚也很多,这和澳大利亚政府重视国民体育活动是分不开的,例如,一个社区里通常都有三到四个健身场馆,有些大一点的区,除了政府建设的大室内健身场馆,还有若干个执有专业执照的健身操教练自己开设的小型的健身场馆。更有甚者,许多公司大楼里,还有老百姓居住的公寓单元楼房里,也设有小游泳池,健身房和桑拿蒸汽室,总之,他们创造了一切条件让人人随时都来参加体育运动,这就怪不得为什么他们能把这项有些奢侈的运动做到全国排名第三了。
(春城晚报体育版专栏稿)